![]() 门栓枢接装置及转动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栓枢接装置及转动门,门栓枢接装置包括动枢接座,动枢接座包括轴套,轴套的端部设置卡接端,卡接端具有第一多边形结构;静枢接座,静枢接座与动枢接座连接,且动枢接座可在静枢接座上转动;紧固组件,紧固组件通过轴套连接动枢接座和静枢接座;防松组件,防松组件包括第二多边形结构,且第二多边形结构可与第一多边形结构卡接;弹性件,弹性件套设在轴套上,弹性件一端抵接静枢接座,另一端抵接防松组件。本申请所提供的门栓枢接装置,从而有效地降低因使用或震动导致转轴构件松动、脱落等问题,能够匹配各种型号的转动门,应用场景较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在生产中可提升产品批量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公开号:CN214330294U 申请号:CN202022104312.0U 申请日:2020-09-2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汪须忠 申请人:Shenzhen Liyijiuji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E05F1-1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门栓枢接装置及转动门。 [n0002] 由于婴幼儿的好奇心强,对外界危险的事物其认知及反应较差,所以对成长中的孩子,父母特别需要花心思,营造一个安全、洁净、整齐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而一般的门栏通常是用于防止婴幼儿走出安全范围而设置的防护措施,如安装在楼梯口或厨房门口等家中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其可以防止婴幼儿爬行、学走时滚落楼梯,或进入易产生危险的厨房,可有效防止幼儿发生意外;此外,也可以将门栏做为宠物的止步区,以避免宠物闯入。所以,此种门栏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安全性的问题。 [n0003] 另外,许多门栏均设有方便出入的门扇,目前常见的门扇均通过枢接装置旋转连接于门框上,并在枢接装置上设置复位装置,使门扇无论向内或向外打开后均可自动关闭。由于每次打开后门扇均自动关闭,该类门栏普遍存在如下缺陷: [n0004] 1、枢接装置长期转动或震动会导致紧固组件松动,进而使紧固组件在使用过程中脱落; [n0005] 2、枢接装置与门框一端或与门框的连接件一体成型,对于不同款式的门栏需要生产相应的枢接装置,枢接装置通用性不高,不利于产品设计和制造资源的简化。 [n0006]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前转动门栏中的枢接装置易松动,且安装普适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门栓枢接装置及转动门。 [n0007] 一种门栓枢接装置,包括动枢接座,所述动枢接座包括轴套,所述轴套的端部设置卡接端,所述卡接端具有第一多边形结构;静枢接座,所述静枢接座与所述动枢接座连接,且所述动枢接座可在所述静枢接座上转动;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通过所述轴套连接所述动枢接座和所述静枢接座;防松组件,所述防松组件包括第二多边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多边形结构可与所述第一多边形结构卡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轴套上,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所述静枢接座,另一端抵接所述防松组件。 [n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多边形结构为多边形空槽,所述第二多边形结构具有多边形外部轮廓,所述多边形空槽可与所述多边形外部轮廓卡接。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多边形结构具有多边形外部轮廓,所述第二多边形结构为多边形空槽,所述多边形外部轮廓与所述多边形空槽卡接。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端上设置螺纹孔,所述紧固组件穿过所述防松组件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端上设置连接轴,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防松组件与所述连接螺母连接。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端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轴套,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栓组,所述螺栓组可穿过所述通孔并连接所述动枢接座和所述静枢接座。 [n0013]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安装槽,所述静枢接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平面抵接。 [n0014]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上设置销轴,所述静枢接座底部设置销孔,所述销轴可伸入所述销孔中。 [n0015] 本申请所提供的门栓枢接装置,动枢接座和静枢接座通过紧固组件连接,动枢接座和静枢接座之间套设有弹性件,动枢接座上具有多边形结构的卡接端能够与同样具有多边形结构的防松组件卡接,同时弹性件与防松组件抵接,当动枢接座转动时由于防松组件被固定住,从而防止了防松组件被带动进而使紧固组件转动,最终导致紧固组件松动脱落的情形发生。本申请所提供的门栓枢接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因使用或震动导致转轴构件松动、脱落等问题,同时能够匹配各种型号的转动门,应用场景较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在生产中能够采用标准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批量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n0016]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转动门,包括以上所述的门栓枢接装置,还包括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扇可绕所述门框转动,所述动枢接座连接所述门扇,所述静枢接座连接所述门框。 [n0017]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转动门,包括以上所述的门栓枢接装置,还包括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扇可绕所述门框转动,所述动枢接座连接所述门扇,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门框,所述静枢接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之中。 [n0018] 本申请所提供的转动门,门栓枢接装置连接门框和门扇,当门扇绕门框转动时,能够带动门栓枢接装置转动,并通过门栓枢接装置实现转动门的自动关闭。本申请所提供的转动门,在开启或者闭合时能够使动枢接座和静枢接座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两者在转动时转轴不会因长期使用而脱落,进而影响产品寿命。 [n0019]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动枢接座的立体图之一; [n0020]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动枢接座的立体图之二; [n0021]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静枢接座的立体图; [n0022]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防松组件的立体图; [n0023]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弹性件的立体图; [n0024]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门栓枢接装置的动枢接座的立体图; [n0025]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安装座的立体图; [n0026]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俯视图; [n0027]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A-A剖视图; [n0028]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转动门的主视图。 [n002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n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31]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n0032]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33]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n0034]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n0035]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枢接装置的动枢接座立体图之一,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枢接装置的动枢接座立体图之二,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静枢接座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防松组件的立体图,结合图1-图4所示,动枢接座11包括筒套 111和位于筒套111内的轴套112,筒套111的一侧设有开口,筒套111的一侧还具有凸舌113,凸舌113用于配合静枢接座,凸舌113的结构和功能将在后续结合静枢接座的结构做进一步描述。轴套112的端部设置卡接端211,卡接端211具有第一多边形结构,第一多边形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方形、矩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结构。优选地,第一多边形结构为方形外部轮廓,其中部设置有螺纹孔212。 [n0036] 静枢接座12包括外套筒121和内套筒122,内套筒122的两端开口形成通孔,外套筒121的顶面轮廓形成滑道123,内套筒122设置在外套筒121之中,且两者的底部相连为一体。滑道123一侧较高,一侧较低,且滑道123上分别设置第一槽口124、第二槽口125和第三槽口126,第一槽口124位于滑道123 的最低处,第二槽口125和第三槽口126对称地设置在第一槽口124的两边。第二槽口125和第三槽口126距第一槽口124的距离与所需开关门的角度大小相关。 [n0037] 紧固组件包括但不限于螺钉、螺栓等部件,通过紧固组件将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连接在一起,如将动枢接座11中的筒套111伸入到静枢接座12的内套筒122之中,位于动枢接座11上的轴套112可套接在静枢接座12上的内套筒122之中,轴套112的端部设置卡接端211,卡接端211的外部轮廓为四边形结构,卡接端211上设置螺纹孔212。参阅图4,防松组件13为一种垫片,防松组件13上具有第二多边形结构,优选地,第二多边形结构为第二空槽131,第二空槽131的内腔为多边形。第二空槽131用于与卡接端211配合,将卡接端211伸入到第二空槽131之中,因此,第二空槽131结构与卡接端211上的第一多边形结构对应,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方形、矩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结构。优选地,第二空槽131具有方形内腔。 [n0038] 当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套接在一起,动枢接座11上的卡接端211可穿过静枢接座12并伸入到防松组件13上的第二空槽131处,紧固组件,如螺钉穿过防松组件13后可伸入到轴套121上的螺纹孔212中,拧紧紧固组件从而使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结合为一体,防松组件13的一端面抵接卡接端211,另一端面抵接螺钉,同时,防松组件13和卡接端211形成卡接。 [n0039]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弹性件的立体图,优选地,弹性件15为弹簧,弹性件15套设在轴套112和内套筒122之间,其一端抵接静枢接座11,即弹性件15的一端抵接在内套筒122顶部,另一端抵接防松组件 1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弹性件15的具体参数不涉及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而此处不做进一步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合适的弹性件15。 [n0040] 当动枢接座11在静枢接座12上转动时,由于紧固组件通过螺纹孔212与动枢接座11连接在一起,动枢接座11转动时会带动紧固组件一起转动,弹簧 15套设在轴套112上,紧固组件与弹簧15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但由于弹簧15 一端抵接在防松组件13上,防松组件13与卡接端211连接,卡接端211限制了防松组件13相对动枢接座11的旋转,从而降低了紧固组件上受到来自防松组件13的扭转力,进而避免了产品因使用导致紧固组件松动脱落,最终引起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分离的情形。 [n0041] 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即卡接端122的第一多边形结构为第一空槽,第一空槽具有多边形内腔,防松组件13上的第二多边形结构具有多边形外部轮廓,通过将防松组件13伸入到第一空槽之中,最终使防松组件13和卡接端122形成卡接关系。第一空槽以及防松组件13的多边形外部轮廓具体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做进一步陈述。 [n0042] 进一步地,动枢接座11在静枢接座12上转动,具体而言,当两者连接在一起后,转动筒套111后凸舌113可沿滑道123滑动,凸舌113在滑动时可分别与第一槽口124、第二槽口125和第三槽口126形成卡接。优选地,凸舌113 嵌入第一槽口124中为初始位置,转动动枢接座11,由于滑道123上具有一侧高一侧低的特殊结构,使得凸舌113可上升到第二槽口125或第三槽口126处,从而改变动枢接座11与静枢接座12之间的角度,因此,动枢接座11与静枢接座12之间的转动角度由第一槽口124、第二槽口125和第三槽口126之间的夹角确定,优选地,第一槽口124与第二槽口125、第三槽口126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n0043] 当凸舌113从滑道123的低处向高处移动时,可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使凸舌113从第一槽口124移动到第二槽口125或第三槽口126处;在凸舌113 从第一槽口124移动到第二槽口125或第三槽口126的过程当中(此时凸舌113 未与第二槽口125或第三槽口126卡接),此时撤出人力,凸舌113可从滑道123 的高处自动移动到低处,凸舌113能够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使得动枢接座11 自动复位。当凸舌113从滑道123的低处向高处移动,即从第一槽口124正向转动到第二槽口125处,凸舌113被第二槽口125卡接,可以使门保持常开状态;当再次作用在凸舌113上并将凸舌113抬起离开第二槽口125后,凸舌113 可从滑道123的高处向低处移动,即可实现自动回转的功能;同样的原理,凸舌113反向转动到第三槽口126处被卡接后,可以使门保持常开状态;当凸舌113在外力作用下逐渐抬升并远离第三槽口126的卡接,之后在自重等作用下自动沿滑道123移动到低处的第一槽口124处,最终可实现门的关闭。 [n0044]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的门栓枢接装置的动枢接座的立体图,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紧固组件与轴套112之间的连接方式有所区别,实施例二中的轴套112上的卡接端211内并未设置螺纹孔212,而是在其轴向方向设置连接轴213,紧固组件包括连接螺母,优选地,紧固组件为防松螺母,通过将连接螺母与连接轴213结合,使得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结合为一体。 [n0045]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即在卡接端211上设置通孔,通孔贯穿轴套112,紧固组件包括螺栓组,将螺栓穿过通孔后连接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需要说明的是,紧固组件用于将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连接在一起,同时不会限制防松组件13与卡接端211的结合,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具有合适结构的紧固组件。 [n0046]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安装座的立体图,安装座14 上设计安装槽141,静枢接座12设置在安装槽141之中。具体而言,当动枢接座11、静枢接座12、防松组件13、弹性件15以及紧固组件连接在一起后,将静枢接座12安装在安装槽141之中,此时静枢接座12被安装槽141的底板承接,紧固组件与安装槽141的底部平面抵接,防松组件13与轴套112卡接,从而防止了防松组件13转动,进而带动紧固组件转动。进一步地,安装槽141内设置多个销轴142,静枢接座12底部设置多个销孔(未图示),销轴142可以插入到销孔中,从而实现静枢接座12的定位与安装。此外,安装座14的底部设置有插槽143,通过将插槽143插入其他部件,如门框中,可以实现安装座14 的固定与连接。紧固组件在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的连接中起到转轴构件的作用,因而有效地解决了门栓枢接装置长期转动或震动导致转轴构件松动脱落的问题,即使出现了极端情况,安装槽141也可在紧固组件的下方承接,从而避免了紧固组件的脱落。 [n0047]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俯视图,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门栓枢接装置的A-A剖视图,动枢接座11设置在静枢接座12上,防松组件13与动枢接座11卡接,弹性件15设置在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之间,防松组件13套接在紧固组件16上,紧固组件16将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连接。具体而言,动枢接座11内部设置轴套112和筒套111,筒套111上连接有凸舌113,静枢接座上设置内套筒122和外套筒121,轴套112可套接在内套筒122之中,筒套111套接在外套筒121上且凸舌113可与外套筒121抵接,转动动枢接座11时凸舌113可沿外套筒121移动。进一步地,轴套112的端部设置卡接端211,防松组件13可与卡接端211之间形成卡接,弹性件15套接在轴套112和内套筒122之间,其一端抵接在内套筒122的顶部,另一端抵接在防松组件13上,最后将紧固组件16连接在轴套112上,通过紧固组件16 实现了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的连接。 [n0048] 采用以上结构,当动枢接座11转动时,紧固组件16会随动枢接座11一起转动,紧固组件16与弹簧15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弹性件15套设在轴套112上,其两端分别抵接在内套筒122和防松组件13上,由于防松组件13与卡接端211 之间的卡接结构,使得卡接端211限制了防松组件13相对动枢接座11的旋转,弹性件15上的扭转力可经防松组件13吸收,从而降低了紧固组件16上受到来自防松组件13的扭转力,进而避免了产品因反复转动导致紧固组件16松动脱落,最终引起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分离的情形发生。 [n0049] 在组装过程中,可优先将动枢接座11套接在静枢接座12之中,之后从静枢接座12的底部依次装入弹性件15、防松组件13和紧固组件16,使得动枢接座11和静枢接座12成为模块化部件,再将模块化的部件组装在安装座14的安装槽141之中。安装座14的底部设置有插槽143,通过插槽143能够将该模块化部件与门框等装置连接,插槽143的结构尺寸可由不同结构的门框来确定,因而,能够进一步增加了本申请所提供的门栓枢接装置的应用场景。 [n0050] 本申请所提供的门栓枢接装置,动枢接座和静枢接座通过紧固组件连接,动枢接座和静枢接座之间套设有弹性件,动枢接座上具有多边形结构的卡接端能够与同样具有多边形结构的防松组件卡接,同时弹性件与防松组件抵接,当动枢接座转动时由于防松组件被固定住,从而防止了防松组件被带动进而使紧固组件转动,最终导致紧固组件松动脱落的情形发生。本申请所提供的门栓枢接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因使用或震动导致转轴构件松动、脱落等问题,同时能够匹配各种型号的转动门,应用场景较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同时在生产中可以采用标准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批量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n0051]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转动门的主视图,转动门包括门栓枢接装置 1、门扇2、门框3、门栓4和邻接构件5,其中,门栓枢接装置1包括动枢接座 11和静枢接座12,动枢接座11和门扇2连接,静枢接座12和门框3连接,门扇2安装在门框3上并通过门栓枢接装置1绕门框3转动。 [n0052] 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即安装座14设置在门框3上,静枢接座12通过安装座14与门框3连接。 [n0053] 门框3的四个对角分别安装有邻接构件5,邻接构件5用于抵持在两侧的安装部(例如墙壁、柱子等)上,依靠邻接构件5与安装部的摩擦力将门框3固定在安装部限定的通道内。门栓4连接门扇2和门框3,通过门栓4实现门扇2 的开启或者闭合。具体而言,门框3包括第一侧柱31、第二侧柱32和基部33,基部33用于连接第一侧柱31和第二侧柱32并提供门扇2的安装空间,门栓枢接装置1连接第一侧柱,门栓4连接第二侧柱32,图8所示的状态为转动门的初始状态,即转动门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使用者推动门栓4所在位置,使门扇2绕第一侧柱31转动,此时动枢接座11相对静枢接座12发生转动,优选地,门扇2转动90度后动枢接座11上的凸舌113被第二槽口125卡接,此时门扇2 处于开启状态;使用者抬升门扇2后,门扇2将在门栓枢接装置1的作用下自动回转至图8中所示的初始状态;同样,反向转动门扇2可实现反方向开启或者闭合门扇2的功能。 [n0054] 本申请所提供的转动门,其上的门栓枢接装置,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化零件,无需再与门框或者门扇的连接部分一体成型制造,生产厂家可单独对其进行制造并出厂调试,因而能够适用于不同款式的门栏,有利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门栓枢接装置采用椭圆式滑动轨道,在超硬耐磨的材质基础上又大大增加了滑动轨道的使用寿命,配上润滑油,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大幅增加;独立式的铰链结构可提高和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并且可以运用在不同款式的门栏上,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款门栏的研发成本、提高了门栏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n0055] 此外,本申请所涉及的铰链旋转开合方式采用椭圆式滑动轨道;铰链弹簧形式使用两端修平工艺,使得弹簧在装配完成后两端都可匀均受力,受压和旋转时两端还是保持平面接触,不会出现弹簧受压倾斜而产生的异响。 [n0056] 本申请所提供的转动门,门栓枢接装置连接门框和门扇,当门扇绕门框转动时,能够带动门栓枢接装置转动,并通过门栓枢接装置实现转动门的自动关闭。本申请所提供的转动门,在开启或者闭合时能够使动枢接座和静枢接座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两者在转动时转轴不会因长期使用而脱落,进而影响产品寿命。 [n0057]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n005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门栓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枢接座,所述动枢接座包括轴套,所述轴套的端部设置卡接端,所述卡接端具有第一多边形结构; 静枢接座,所述静枢接座与所述动枢接座连接,且所述动枢接座可在所述静枢接座上转动; 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通过所述轴套连接所述动枢接座和所述静枢接座; 防松组件,所述防松组件包括第二多边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多边形结构可与所述第一多边形结构卡接;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轴套上,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所述静枢接座,另一端抵接所述防松组件。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栓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边形结构为多边形空槽,所述第二多边形结构具有多边形外部轮廓,所述多边形空槽可与所述多边形外部轮廓卡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栓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边形结构具有多边形外部轮廓,所述第二多边形结构为多边形空槽,所述多边形外部轮廓与所述多边形空槽卡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栓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端上设置螺纹孔,所述紧固组件穿过所述防松组件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栓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端上设置连接轴,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防松组件与所述连接螺母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栓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端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轴套,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栓组,所述螺栓组可穿过所述通孔并连接所述动枢接座和所述静枢接座。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栓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安装槽,所述静枢接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平面抵接。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栓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上设置销轴,所述静枢接座底部设置销孔,所述销轴可伸入所述销孔中。 [0009] 9.一种转动门,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栓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扇可绕所述门框转动,所述动枢接座连接所述门扇,所述静枢接座连接所述门框。 [0010] 10.一种转动门,包括权利要求7或8中所述的门栓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扇可绕所述门框转动,所述动枢接座连接所述门扇,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门框,所述静枢接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之中。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AU2004264457B2|2010-04-22|Blind bolt and blind nut CA2820422C|2020-04-07|An adjustable hinge for windows and doors AU728945B3|2001-01-18|Combined sliding and pivot window assembly US6851291B2|2005-02-08|Motorized locking mechanism CN102449255B|2014-07-16|用于滑动窗的锁定装置 HUE034746T2|2018-02-28|Keychain tumbler cylinder lock JP2787714B2|1998-08-20|折りたたみドア付キャビネット CN214330294U|2021-10-01|门栓枢接装置及转动门 US4980946A|1991-01-01|Jointed fitting for a swing frame of a door, window or the like US20060243008A1|2006-11-02|Dual dead bolt latch KR920003573B1|1992-05-04|변기덮개 힌지 조립체 US6568032B1|2003-05-27|Screw-on hinge with blocked position US5176416A|1993-01-05|Auxiliary lock US8079178B2|2011-12-20|Mullion assembly for double door CN205072690U|2016-03-09|咖啡机酿造单元的锁扣结构 CN110469237B|2020-06-30|建筑窗户的一种联接构造 KR100885529B1|2009-02-26|고정판을 이중 고정한 가구용힌지 KR101569503B1|2015-11-16|장식용 자물쇠 CN212002763U|2020-11-24|自关门铰链及冰箱 WO2014066929A1|2014-05-08|Adjustable hinge US4980992A|1991-01-01|Revolving door assembly with foldable door wings CN211573347U|2020-09-25|一种安全门栏 CN211258204U|2020-08-14|一种铝包木窗下滑道嵌入式五金隐藏结构 JPH0715984Y2|1995-04-12|扉用グレビティーヒンジ KR100448065B1|2004-09-10|자동차의 도어 스트라이커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104312.0U|CN214330294U|2020-09-23|2020-09-23|门栓枢接装置及转动门|CN202022104312.0U| CN214330294U|2020-09-23|2020-09-23|门栓枢接装置及转动门|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